-
01
2023-03
秦創原近期動態(二)
發布日期:2023-03-01
點擊量:66
一、秦創原政務信息2月14日,省長趙剛到西安市調研西安交通大學和秦創原建設發展情況并主持召開座談會。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科技創新,力促成果轉化,持續提升秦創原平臺輻射帶動力,著力打造陜西高質量發展強大引擎。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趙剛實地察看電磁驅動聚變大科學裝置籌建情況,同西安交通大學科研人員深入交流,要求有關部門加大項目建設支持保障力度,力爭裝置早日建成運行。座談會上趙剛在聽取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秦創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運行情況匯報后強調,要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有機結合,持續強化中心、公司功能作用,建好人才、資本、科技三大市場,進一步健全從研發到孵化再到產業化的全聚合科創服務體系。要深入實施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不斷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加速推進科技型企業“登高”“升規”“晉位”“上市”四大工程,力促科技型企業數量質量雙提升。二、秦創原工作動態秦創原“一總兩帶”2023年總體工作思路是“434”,“4”是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四新要求;“3”是教育、創新、人才三位一體推進;“4”是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傮w工作任務是:一是聚力建設西安科創“雙中心”。出臺三年行動方案,協同推進“雙中心”建設。二是發揮秦創原平臺引領作用。建成秦創原“三器”示范平臺150個,建設秦創原總窗口協同創新基地10個,用好科技、人才、資本三市場。三是深入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廣一院一所一校模式,培育技術轉移人才1200名,組建市級以上“科學家+工程師”隊伍150支,實現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3萬家。四是釋放軍民融合發展動能??偨Y閻良區和航空基地“區政合一”經驗做法,協同推進軍民融合模式和技術創新,加快在航空、航天、兵器、軍工電子等領域建設軍民兩用特色園區,完善“軍轉民”“民參軍”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國家先進技術創新示范基地。三、秦創原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國家先進稀有金屬材料技術創新中心項目位于東西六號路以南、南北一號路以西。項目占地約550畝,主要建設國家先進稀有金屬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和高性能鈦合金制品生產基地兩大板塊,由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牽頭,聯合行業龍頭上市公司、科研院所、西工大等高校機構,建設實驗樓、廠房及配套設施。建成后預計突破關鍵核心技術70余項,關鍵共性技術20余項,形成重要科技成果50余個,孵化新公司5到10家。航空工業自控所智能傳感產業基地項目位于灃東新城站東一路以東、灃東三路以南、豐鎬大道以西、站前四路以北,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承建。項目總投資11.6億元,規劃建設面積約9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MEMS生產線、微系統及微機電系統傳感器生產調試線、光纖陀螺研發生產基地等。該項目的落地,將在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中發揮示范和樣板作用,有力帶動區域內相關產業鏈配套企業協同發展,為灃東新城先進制造業強區建設和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力量。
-
23
2023-02
秦創原近期動態
發布日期:2023-02-23
點擊量:130
一、秦創原政務信息2月1日,西咸新區召開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領導小組(擴大)會議,認真傳達學習省委主要領導在調研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研究新區貫徹落實措施。會議指出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主要領導重要講話精神和“三個年”活動要求,堅持不懈建好用好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深刻把握秦創原和西安“雙中心”建設之間的關系、創新在科技發展中的地位和秦創原建設戰略機遇。會議通過了《西咸新區建設秦創原總窗口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秦創原總窗口2023年工作要點》《秦創原總窗口評價指標體系》。會議強調要在深化西咸一體化建設和發揮“極”“核”功能上再發力,馳而不息抓好“三項改革”、“四總”功能、項目攻堅、創新生態、創新精神等重點任務的落實和執行,讓新區在擔當國家戰略和高質量發展中當先鋒、打頭陣、做標桿。二、秦創原工作動態1.近日,省政府出臺了《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十條措施(試行)的通知》(陜政辦發〔2022〕43號),內容包括10個方面,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一是許可“先使用后付費”。支持試點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將已實施單列管理的科技成果許可給中小微企業使用,許可雙方約定采取“零門檻費+階段性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許可費”等方式支付許可費。二是探索“權益讓渡”轉化方式。支持試點高校院所將已實施單列管理的職務科技成果,通過“賦權+現金”或者“賦權+約定收益”兩種方式,將留存成果所有權讓渡給成果完成人,由成果完成人實施轉化。三是開展“先投后股”試點。支持有條件的市區以科技項目形式,對在本區域內落地轉化的“三項改革”科研人員創辦領辦的科轉企業投入財政科技經費,在被投企業實現市場化股權融資時或發展良好后,將投入的財政資金轉換為股權,并按照“適當收益”原則逐步退出,形成財政資金循環運行的長效機制。2.近日,西咸新區出臺了《西咸新區促進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根據《陜西省關于進一步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的實施意見》(陜政辦發〔2021〕15號)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陜西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陜西省促進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要求,從西咸新區實際出發,針對推動產業鏈發展壯大,提高產業創新水平,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產業示范推廣,強化配套服務體系五個方面制定具體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快西咸新區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要素集聚、強化企業培育、提升科技創新、擴大示范應用、優化產業環境,提升氫能產業規模和競爭力,建設高質量氫能產業生態圈。三、秦創原近期重點項目(企業)1.近日,西咸新區·秦創原總窗口2023招商引資“百家千億”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共簽約項目167個,總投資1082.49億元。其中,產業項目101個、投資額1067.49億元,科技成果轉化類項目66個。本次簽約的101個產業項目中,先進制造類項目61個,占比60%,總投資額425.29億元。例如,圍繞光伏、氫能、智能網聯汽車3條主導產業鏈新引進了:維納氫能、綠能慧充、光伏綠色應用等項目;圍繞生物醫藥、新材料、數控機床、現代金融等N個特色產業引進了:南斗星、亞信數字、長江迪馬、重裝偉肯等項目。本次簽約的66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中,不僅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西安科技大學等省內院校,還有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全面釋放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效應,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由“勢”向“能”加快邁進。2.2月9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2年綠色制造名單》,其中陜西省共有西部超導、西安吉利汽車等26家企業入選《綠色工廠公示名單》;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入選《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公示名單》。四、秦創原重點項目建設進度秦創原·航天數據應用產業園由西安航天城市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承建,項目位于神舟六路與航新路十字東北角,項目占地78畝,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1.2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擁有1135個停車位,建設周期為2020年到2024年。園區以大數據、新能源為主導產業,主要建設7棟建筑,包含4棟研發廠房、3棟高層研發(附屬會議廳、餐廳及其他配套設施)。其中一期為4棟鋼結構廠房,二期包括研發樓和全方位生活配套,未來將主要開展5G應用場景環境打造,聚焦5G+視訊產業、5G+智能制造細分產業領域,助力區域打造智能化高地。秦創原·蘭池智造谷項目由秦漢集團投資建設,總占地約136畝,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主要分為兩期開發。一期占地70.77畝,建筑面積為8.9萬平方米,集中建設標準廠房、寫字樓以及廠房配套。項目集企業孵化生產制造于一體,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優質的承載空間,通過整合資源、管理創新,為入駐企業提供良好的生產服務,努力打造秦漢新城智能制造與生物健康產業的發展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