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伊始,秦農銀行的標志頻頻出現在陜西的熒屏和西安的大街小巷,伴隨著陜西人民歡歡喜喜慶新年。從元旦支持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到在《西安人的歌》跨年音樂會上定制專屬篇章;從《絲路春晚》到以“絲路送福官”的角色為來往游客送出新年祝福;從冠名大唐不夜城主燈到“東方潮兔”與“甲骨福文”相結合的創意三次榮登中央《新聞聯播》;秦農銀行霸屏背后的“流量密碼”正是其始終根植于三秦大地,積極助力陜西文旅產業發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發揮地域特色及優勢的金融擔當。
講好陜西故事,助推產業發展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同亞歐各國的交流源遠流長。同時,西安又是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出發點。天然的歷史文化優勢和文化產業優勢,造就了西安獨特的文化魅力。因此,發展好陜西文化產業,是每一個陜西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年來,秦農銀行積極致力于支持陜西省文旅產業特別是陜西電影產業的發展,連續支持兩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就是證明。然而,這并不是秦農銀行的身影首次出現在支持陜西文化產業的重大場景。早在2021年年底,陜西省電影項目推介會暨西部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活動舉行期間,秦農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彬就親自見證了陜西省影視攝制服務中心與拍攝景地簽約儀式。
與此同時,秦農銀行積極將地域特色融入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色彩。在《西安人的歌·一樂千年》跨年音樂會上的定制篇章《相信相信的力量》,以兩代人的不同奮斗目標為情感鏈接主線,同時結合新晉的網紅文旅主題街區“長安十二時辰”場景,秦農銀行主推“長安十二時辰”聯名信用卡特有的定制化服務,讓金融生活回歸市井,挖掘藏匿于市井煙火中,與金融相關且鮮為人知的地域文化特點,持續引發觀眾共鳴?!段靼踩说母琛ひ粯非辍凡コ龊罂诒掝}持續發酵,全網總傳播量逾6億次。此舉既加深了金融消費者對于秦農銀行的了解,又有力提升了秦農銀行的品牌形象。作為省屬地方金融機構,秦農銀行持續為服務陜西文化品牌高質量發展貢獻“秦農力量”,不負己任,持續發展文化產業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
花燈榮登央視,點亮文化底色
春節期間,大唐不夜城燈火徹夜不息,各色花燈在人群中熠熠生輝。其中主燈“東方兔仔”的設計更是吸引著游客們駐足打卡。截至2023年1月28日,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累計接待361.83萬人次途經“東方兔仔”主燈進行賞燈。
該組主燈由秦農銀行冠名,將甲骨“?!蔽呐c當代藝術相融合的設計理念,讓它近期備受關注,該創意一周內三次榮登中央《新聞聯播》,同時引發新華網、央廣網、國際在線、中國網、學習強國、西安新聞網等國家級媒體和省市級主流媒體的爭相報道。春節期間該花燈宣傳圖還在西安市100塊電子大屏上同步刷屏。
其中,整組花燈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顯眼的甲骨文“?!弊?。這個“?!弊质怯谩笆帧薄熬啤薄笆尽比齻€部分組合成的會意字,表達以酒敬神,祈求福備(萬事順遂)之意。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殷墟遺址期間,在通往殷墟博物館的路上,被這個甲骨文字所吸引,總書記馬上就說:“這個字,將來我們過年的時候貼這個福字多好?!边@個甲骨文的形象里托著滿滿的祝福。因此,這個“?!弊衷谛履攴諊袧M滿的當下,與五湖四海的游客相見,讓更多的觀眾多了一個了解甲骨文、了解漢字起源的窗口,共同感受古老漢字中孕育的祝福與吉祥之意。
甲骨“?!蔽?,迎春接福;東方潮兔,歡喜納新。燈組將古老的“?!蔽淖峙c色彩斑斕的潮兔、寓意福氣滿滿的巨大福袋相結合,讓富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吉祥意向和西方潮流的設計風格相互碰撞,激發了古老文字新的生機與活力,既展現了對新年的美好祝愿,也通過創造性的融合向世界展現著中國的深厚文化底蘊,和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真誠友善,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澎湃著文化自信的力量。
此外,春節期間,秦農銀行還以“絲路送福官”的身份,在“東方潮兔”花燈下為來往游人送上一幅幅寫有甲骨福文的祝福,將對新年的美好祝愿播撒向世界各地。
絲路春晚作為陜西廣電多年來深耕的品牌IP,以絲路文化為骨骼、以中華文化為血脈、以文化創新為動力,融匯古今激發全民文化傳播熱情,撬動了全網超31億次的傳播流量。透過晚會中極具文化特色的節目——絳州鼓樂《黃河船夫》,秦農銀行將品牌符號置入流傳了1400年的山西絳州鼓樂藝術之中,恢弘的鼓點,翻飛的紅綢,勞動人民的進取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與秦農銀行堅守本源根植沃土,踔厲奮發、行穩致遠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相得益彰。
與此同時,秦農銀行還在春節檔以多種形式陪伴著廣大游客和市民共度佳節。當外地游客抵達咸陽機場和西安高鐵站時,帶有秦農銀行標志的宣傳看板率先映入眼簾;當乘坐地鐵2號線、4號線前往大雁塔、大唐不夜城等景點時,秦農銀行的語音播報伴隨乘客溫馨乘車;在鐘樓、永寧門、永興坊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點打卡時,秦農銀行的新春祝福語也同步登陸戶外LED大屏,為來往游人送上誠摯祝福,傳遞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古韻新風。
打造金融陜軍,澎湃文化力量
秦農銀行作為陜西省屬地方金融機構,深深根植陜西經濟沃土,以“金融活水”潤澤千企萬家,以暖心服務助力百姓民生,實現了規模、業務、效益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成為服務陜西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金融力量。
自成立以來,秦農銀行的員工不斷以專業的金融服務形象,傳遞著品牌正能量。春節期間,無論是發表在學習強國平臺上的“秦農青年說”第一季《成長》話題,還是發表在中國農村金融雜志社上的《年俗》系列視頻,出鏡的秦農人無不以意氣風發的青春形象,展現著對秦農品牌文化的認同和自信,并不斷躍向更大的舞臺展現作為“金融陜軍”一員的拼搏與干勁。全行上下從品牌推廣和業務相結合的營銷理念出發,持續凝聚奔涌向前的文化力量,以實際行動支持地方文化產業繁榮發展,踐行文化自信。
秦農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彬表示,“作為西安分布最廣、網點最多、客戶基數最大的法人銀行,秦農銀行始終緊跟省市產業布局,大力支持文化產業發展。一是專設曲江文創支行,結合文化產業發展特點,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定制化金融服務,支持了陜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曲江臨潼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旅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文化企業,全行支持文旅產業貸款余額達125億元。二是深度融入西安文化產業,發展場景金融,與長安十二時辰、華清宮等文化景點推出聯名信用卡。三是不抽貸、不斷貸,紓困解難展現金融擔當,為受疫情影響的文化企業提供持續資金支持?!?/p>
陜西既是文化大省,也是文化強省。近年來,隨著陜西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不斷加速升級,越來越多像秦農銀行一樣有實力、有情懷的金融企業涌現,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為文化事業紓困解難。肩負使命眉不皺,櫛風沐雨永追求,全心支持文化業,甘灑熱血寫春秋。
立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前沿陣地,陜西“絲路精神”薪火相傳。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之際,共建“一帶一路”迎來新的契機。秦農銀行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導下,早在2017年就牽頭成立陜西絲綢之路農商銀行發展聯盟,目前,已覆蓋絲綢之路沿線19個省份、100多家大大小小的農商銀行加盟,資產規模突破4萬億。聯盟的成立,為“一帶一路”沿線農商銀行提供了一個交流經驗、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平臺,金融活力得以有效釋放,服務水平得以大幅提升。
今后,秦農銀行也將繼續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優勢,踐行“六個銀行”發展目標,以實際行動支持陜西文化事業行穩致遠,全力支持陜西地方經濟發展,以開放、包容、進取的絲路精神為指引,共繪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的嶄新絲路畫卷。